聊微信更快捷
这是提升性能的基础,直接关系到操作员的健康和工作效率。
高度可调:
电动升降:为每位操作员提供独立的电动升降功能,让他们能轻松找到适合自己的坐姿和站姿高度。这对于需要长时间值守的指挥中心至关重要,能有效减轻疲劳。
记忆功能:预设多位操作员的常用高度,一键切换,实现交接班时的快速调整。
灵活的屏幕支撑方案:
多关节悬臂:取代传统的显示器底座。多关节悬臂允许屏幕在前后、左右、高低、俯仰、旋转多个维度上自由调节。这使操作员可以将屏幕调整到符合人体工学的视距和视角,避免颈部酸痛。
支持多屏:确保悬臂或支架能够稳定地支撑多个大尺寸显示器,并保持屏幕位置的稳定性和一致性。
符合人体工学的键盘/鼠标平台:
可调性与面积:键盘托盘必须具备高度调节和负倾角调节功能,确保手腕处于自然伸直的状态。托盘面积要足够大,能同时容纳键盘、鼠标和图形平板等外设。
材质与稳固性:表面应防滑、耐磨。使用时必须稳固,不能有晃动或“下坠”的感觉。
杂乱的线缆不仅是美观问题,更是安全隐患。
结构化线缆管理通道:
强弱电分离:设计独立的通道分别走强电(电源线)和弱电(网线、视频线、信号线),防止信号干扰。
多点接入与隐藏:在桌面设置多个线孔或翻盖式插座,方便设备接入。所有线缆应能通过台体内的竖向通道,直接连接到地板下的桥架或上方的线槽,实现“桌面无线”。
充足的预留空间:线槽必须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标准插头、多余的线缆,并保证良好的通风散热。
集成电源与PDU:
专业机柜PDU:不要使用普通插排。应集成安装19英寸标准的机柜PDU(电源分配单元),它提供浪涌保护、过载保护、远程电源管理(智能PDU)等功能。
合理的接口布局:将PDU和网络接口面板安装在控制台侧方或后方易于触及的位置,并做好明确标识,方便维护。
控制台不应是一个孤立的家具,而应是整个指挥中心环境的核心组成部分。
合理的台面布局与视野:
弧形或组合式设计:采用弧形桌面或科学的模块化组合,确保每位操作员的视线都能无遮挡地看到主显示屏或指挥大屏,同时方便与邻座沟通。
充足的台面深度与空间分区:台面要足够深,既能容纳悬臂支撑的多台显示器,又能在前方留出足够的空间用于阅读文件、书写或放置通讯设备。可以进行功能分区,如显示区、操作区、书写区。
环境照明集成:
背景照明:在控制台顶部边缘、底部或层板下集成柔和的LED灯带,作为环境背景光。这能有效减少屏幕与周围环境的亮度对比,缓解视觉疲劳。
局部任务照明:为每个工位配备可独立调节角度和亮度的阅读灯,用于照亮台面文件,且不会在屏幕上造成反光。
让控制台成为一个智能终端,而不仅仅是一个物理平台。
集成信息节点盒:
为每个工位配置一个集中的接口面板,集成所有必要的音视频接口(HDMI, DP, USB-C)、网络接口和电源插座。操作员只需用一根线连接笔记本,即可接入整个系统,实现“一键上桌”。
预留升级与模块化设计:
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控制台,可以根据未来业务需求的变化,轻松地增加或减少工位,更换功能模块(如增加触摸屏、集成KVM切换器等)。
线槽和机柜空间应预留20%-30%的余量,以备未来增加设备。
咨询热线
15001369924